学院要闻
首页
>学院要闻>学术动态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经管大家谈·青年说】何婧: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

发布日期:2025-03-04 信息来源:经管学院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旨在保障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提升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要素支持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不可获取缺的重要动力,金融支持是发挥资本要素作用的重要途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从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和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对拓宽乡村振兴投融资渠道作出了指导。

一是拓展资金投入渠道。财政和金融支持是乡村振兴投融资渠道的重要来源。金融对农业农村领域的支持不断增强,2023年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为56.6万亿,“一号文件”在继续强调银行支持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解决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问题,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率。财政通过专项拨款、项目支持等方式持续加大农业农村领域的支持。财政也可以和金融共同协同,随着我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的发行,“一号文件”提出可充分利用这些金融工具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强化金融政策支持。我国构建了覆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多维政策体系,通过差异化调控引导金融要素向“三农”领域倾斜配置。2024年,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突破2.4万亿元,再贴现余额为5758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方式激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下沉服务。在监管政策方面,将涉农贷款增速、普惠型涉农贷款占比等指标纳入监管评级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对未达标机构采取限制业务范围、降低补贴标准等惩罚措施。“一号文件”强调强化政策效果,更好的发挥政策绩效。

三是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近几年来,我国涉农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正在发生变化,大型银行持续深入乡村开展服务,乡村金融机构不断丰富。随着省联社改革的陆续完成,省级农商银行和联合银行的陆续建立,传统以小银行为主的农村中小银行组织体系正在发生变动。村镇银行的改革重组和化险正在有序推进。截至2023年末,乡镇银行机构覆盖率高达98%,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但不同的金融机构如何立足定位,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旧是需要持续探索。同时,强化资本市场和保险机构对乡村振兴的服务能力,提供类型多样的金融服务在全面乡村振兴时代也至关重要。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