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首页
>学院要闻>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健康】王晶晶:发展全谷物产业,助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发布日期:2024-06-06 信息来源:经管学院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日,针对全谷物产业发展的潜力和途径,我院王晶晶老师接受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采访。以下为报道全文:


发展全谷物产业,助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乔靖芳2024-06-05 17:00

“增加全谷物供应,能有效提升食物供应链效率,充分利用有限耕地资源,并带来显著的营养收益,在应对营养健康与可持续挑战方面展现巨大潜力。目前,在增加全谷物供应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王晶晶博士表示。

6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八家机构联合发布《2024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报告内多次提到发展全谷物。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和良好的消费环境。王晶晶博士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丹麦、新加坡等国,会进行全方位干预,比如政策层面,规范全谷物食品的定义和标识,为加工企业提供财政支持、设立特殊人群营养计划、普及全谷物健康知识等,通过多管齐下来促进全谷物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宣传全谷物知识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全谷物食品消费环境。

王晶晶博士认为,全谷物“中游环节”参与主体(涵盖食物从生产端之后到消费端之前的所有环节,包括食物的存储、运输、加工、批发及销售)尚缺乏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激励。由于这些参与主体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往往迫于经营成本和市场风险的压力,更多关注企业短期利润,而缺乏以营养和绿色为导向的加工生产与技术创新激励。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政策和以改善环境和营养为目标的绿色金融、绿色投资和针对性补贴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企业供给可持续健康食品的积极性。

“目前全谷物食品市场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消费者很难通过标签获取食品中的全谷物含量或其健康功效信息,加之大部分全谷物产品口感差、烹煮时间长、货架期短等问题,导致消费需求不强劲。大部分全谷物食物加工企业难以在营养保全与品质改进加工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创新,对研发新产品、迎合消费者口味需求的动力不足。”王晶晶博士进一步表示,我国当前在不断完善全谷物食品国家标准,并已发布全谷物食品认证标识。然而,相关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并推广应用。市场上全谷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类型相对有限,制约了全谷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王晶晶博士说,在全谷物加工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在保有产品营养特性的同时,对口感、烹煮时间、保质期等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全谷物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以及全谷物生物加工技术、原配料和全谷物食品的创新,还有在不同人群和场景下的应用与示范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干预措施也需要强化,提高大众对全谷物食品的认知程度,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的全谷物产品,同时市场上要提供种类丰富、新鲜度高且方便携带的产品,做得出、吃得上、喜欢吃,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王晶晶博士说。


责编:乔靖芳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