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首页
>学院要闻>学院要闻

我院举办数字贸易与金融微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3-09-08 信息来源:经管学院 浏览次数: 字号:[ ]

9月7日下午,我院举办了数字贸易与金融微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2位校外专家和13位校内老师针对数字贸易与金融微专业的建设框架与内容进行深入探讨。院长司伟教授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副院长李军教授主持会议。

 

司伟院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希望在诸位专家的支持下建设好这门新课程,并对诸位专家的支持予以感谢。

张伟老师作为数字贸易与金融微专业秘书,对数字贸易与金融微专业进行了初步介绍,说明微专业既关注数字贸易与金融的关键事实与能力培养,又特别关注农业领域的数字化发展,通过发挥我校特色学科优势,适应乡村振兴人才需求。

专家研讨环节由李春顶教授主持,作为微专业负责人,李春顶教授对我院数字贸易与金融微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建设构想进一步进行说明。4位校内外专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臧日宏教授指出,专业建设要注重基本概念与理论,要将数字与学科紧密结合,将数字转化为经济。

任金政教授指出,微专业代表了未来发展的趋势,代表了未来生产力的方向。我们需要更好地区分辅修专业、微专业和第二学位。

李瑞琴教授指出,微专业建设符合学科发展方向,我校的微专业课程设计整体合理。李瑞琴教授还提出了两点针对性意见:一是微专业建设要在理论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在实践方面也要注重加强。二是微专业课程的授课时间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课程压力和其他课程的授课时间,保证专业课程的有效完成。

赵家章教授指出,我校微专业建设特色突出,师资力量雄厚。他提出了两条针对性意见:一是微专业建设定位十分重要,要结合学校特色讲解经济学理论。二是要突出课程特点:数字经济是基础,数字贸易、数字金融为核心,数字农业是特色。

 

 

骨干授课教师研讨环节由周俊玲副教授主持,校内老师针对微专业建设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林发勤教授为《数字贸易》课程负责人,他认为,课程建设在借鉴其他高校的相关教材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农大特色,多与农业相结合。

颜建晔教授为《数字经济》课程负责人,他指出了数字经济学的新交叉新方向,为数字贸易与金融微专业的开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颖副教授为《商业大数据分析》课程负责人,她详细列举了本门课程拟涉及的七大主要内容。

刘维刚副教授为《数字金融》课程负责人,他认为课程开设需要多组织实践活动,例如邀请业界专家授课、组织参观银行的金融科技部门等。

马榕副教授为《数字农业企业案例专题》课程负责人,他详细说明了课程拟涉及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案例学习与企业实践。

王晶晶老师为《数字农业经济》课程负责人,她具体解释了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对课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张伟老师为《数字贸易》课程负责人,他认为课程重点在于贸易理论的学习,通过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贸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