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
东亚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 |||||||
|
|||||||
一、中心成立背景 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村升级及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深远课题。中国农村如何升级,现代农业如何发展,农民如何有序城市化,成为新时期的三农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我国各地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另一方面,借鉴同属东亚文化圈和相似资源禀赋的日本韩国的农村发展道路,取其之长,避其之短,也是我们少走弯路的捷径。 2. 亚洲地理面积广阔,人口占据全球的60%以上,不仅是我国农产品最有潜力的市场,也是农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之一。亚洲同时也是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最为集中的区域,是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二、中心成立基础 2004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朱俊峰教授与中日韩多位知名农业经济学者共同发起成立了东北亚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会。朱俊峰教授一直作为该研究会的中方召集人。目前,该研究会轮流在中日韩三国(含中国台湾)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东北亚农业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该研究会作为一个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交流平台,在东北亚区域农经领域已经具有较大影响。该研究会不仅对学术界开放,也对政策界和产业界开放。目前该中心依托中日韩及中国台湾知名学者,正在开展相关国际合作和共同研究工作。 朱俊峰主任现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及东北亚农业政策、农地政策及粮食生产经营行为。朱俊峰教授在教学、科研和国际合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公开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5项,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北京市等省部级课题科研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20余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重点、行业性科技研发项目及亚行、日本文部省等国际合作课题。 三、中心团队成员及国外合作研究机构 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俊峰教授 中心校内核心成员: 武拉平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司 伟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穆月英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陈永福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马 骥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李晓峰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心校外核心成员: 郭庆海 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原吉林省财经办主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 徐世勋 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 教授 酒井富夫 日本富山大学极东地域研究中心教授 安藤光义 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院教授 菅沼圭辅 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国际食物信息学院院长,教授 金泰坤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研究委员 李京虎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许国栋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中心的国外主要合作研究机构: 日本合作机构:富山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农业大学等; 韩国合作机构: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釜山大学,首尔大学,江原大学等; 台湾地区合作机构:台湾大学,嘉义大学等。 未来,随着中心发展需要,会进一步邀请政府和实业界人士的加入。 四、中心的主要工作 1.承接国际组织、亚洲各国政府(含地方政府)及企业研究课题,进行人才培养。 2.主办国际国内会议 就东亚各国农业农村发展热点问题和共性问题,举办国际、国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为各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指导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实践。 3.打造农业智库 聚集政界、学界和产业界精英,成立东亚农业农村领域的政—学—产联盟,打造农业高端智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方政府、农业企业提供全链条政策咨询、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项目策划等综合服务,特别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 五、中心完成的主要工作 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东亚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以来,依托中日韩及中国台湾知名学者,中心陆续开展了包括科研项目申报、专著和教材出版、参加国际会议、人才培养等多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研项目申报 依托中心和团队资源,2018-2019年申请到的科研项目有: 1.横向项目6项,金额566万元。 (1)克罗地亚区域/国别农业发展与政策相关资料提供项目,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2018年4月-7月,6万元,已结项。 (2)中日韩农业合作研究,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2018年6月-11月,15万元,已结项。 (3)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研究,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2018年10月-2018年12月,15万元,已结项。 (4)粮食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及启示,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托,2018年4月-7月,5万元,已结项。 (5)山西包容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咨询服务项目,亚洲开发银河和山西省政府招标项目,2018年12月-2023年6月,520万元,在研。 (6)北京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监测评价调研,北京农学院,2019年5月-2020年9月,5万元,已结项。 2.纵向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2项,金额83万元。 (1)土地流转配给与农户生产效率损失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8YJA790122,2018年6月-2021年6月,10万元,在研。国家级项目。 (2)农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71973137,2020年1月-2023年12月,48万元,在研。国家级项目。 (3)农民工市民化、土地流转配给与生产效率损失,中国农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TC084,2019年1月-11月,10万元,已结项。 (4)我校北京市科技计划形成的研究成果对接科技小院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9年3月-12月,8万元,已结项。 (5)日韩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项目,2019年6月-2020年5月,7万元,在研。 (二)专著与教材出版 1.2018年开始,朱俊峰教授参与了中日农业政策专家合作的《中日农业政策研究》专著的撰写,目前书稿已经完成,正在日本出版社等待出版。本专著拟作为日本农经专业研究生的教科书使用。日文版出版之后,拟在中国出版中文版。参加撰写专著的中方专家有:中央党校徐祥林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朱俊峰教授和刘启明教授,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高强副研究员;日方专家有东京大学谷口信和名誉教授,东京大学安藤光义教授,富山大学酒井富夫教授,东京农业大学菅沼圭辅教授等。 2.朱俊峰教授联合中日韩专家合作撰写的专著《东北亚国家乡村振兴之路的选择与传导》,目前进展顺利,争取2020年出版。 3.朱俊峰教授主编的本科生教材《农业经济基础》,已由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1月出版,ISBN 978-7-304-09552-9,全书30万字。 4.朱俊峰教授主编的本科生教材《农业经营学》,已由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8月出版,ISBN 978-7-304-09942-8,全书34万字。 (三)参加和筹备国际会议 2018年以来,本中心20人次参加东亚举办的国际会议5次,大会报告6次,起草第三届中日韩农业部长会议筹备及联合公报和备忘录。分别是: 1.2018年8月,在韩国江原道江原大学农业生命科学部举办的第15届东北亚农业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朱俊峰教授和武拉平教授做了大会主题报告。 (1)朱俊峰教授报告题目: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分析; (2)武拉平教授报告题目:中国农业国际化研究。 2.2018年9-11月,参与第三届中日韩农业部长会议筹备及联合公报和备忘录的起草工作。 3.2018年9月,朱俊峰教授连续代表中方在中国-东盟农业论坛(广西南宁)做大会主题发言。 4.2019年8月,在日本东京东京大学举办的第16届东北亚农业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朱俊峰教授和武拉平教授做了大会主题报告。 (1)朱俊峰教授报告题目:中国新型职业女农民培养的若干模式与存在问题; (2)武拉平教授报告题目: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分析。 5.2019年10月,在东京农业大学举办的第六届日韩农业人才国际研讨会上,朱俊峰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的案例——成都崇州模式》的大会主题报告。 (四)人才培养 2年来,12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参加了5次国际会议,撰写了相关专著、教材及会议报告。在参与科研课题和国际会议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外语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使他们得到了国际化训练。 (五)2020年工作计划 1.完成相关项目的合作研究工作; 2.完成2个书稿的撰写和出版工作; 3.精心筹划,圆满完成第17届东北亚农业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主办工作。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分享到: |